close
經紀人 參同妙經3 參同妙經3參同妙經下卷下卷讚法言湛寂。

鉅典幽深。

參調元化運慈心。

解義指迷津。

普濟群倫。

合參達上乘。

開經偈香雲飄渺覆中天。

靈鶴翩翩繞法筵。

真帝廣宣三十二。

佛玄儒教永流傳。

保劫惟善章第二十二爾時天尊。

宣演三教合一之理。

傳昔聖未傳之秘。

因罷法座。

同諸仙眾。

恭請詣彌羅天宮。

玉清聖境。

奏報即畢。

退居無上宮。

怡養神真。

同瓊宮仙子。

瑤島真卿。

講說清靜修持之功。

太乙含元之道。

正講論間。

忽而歎曰。

吾觀下界生民。

迷惑者多。

了悟者少。

背道者多。

行道者少。

談道者多。

得道者少。

無怪水火疫癘。

大厄洪災。

不能解免。

然欲挽劫運。

須明至道。

欲明至道。

當先修心。

若不以修心之法。

多方化道。

彼諸眾生。

寧知趨避。

吾當不辭煩勞。

代天宣化。

濟度群迷。

於是天尊復駕五色祥雲。

降神鄂渚。

於斯時也。

林木初下。

金風凜冽。

杲日映空。

丹霞流景。

山嶽靜默。

紫氣騰輝。

群仙慶悅。

共侍法筵。

願聞至要。

天尊言曰。

吾觀神州之內。

禹甸遐邇。

種種不正之氣。

或旱或澇。

或水或火。

或蝗或疫。

所災之處。

人俱不知受報業緣。

反多乖戾。

以致日復一日。

不能解釋。

吾按道書。

自子至寅。

為一小劫。

十二辰紀。

共四小劫。

積諸小劫。

為一大劫。

於是凶荒起焉。

疫癘生焉。

刀兵作焉。

旱澇頻焉。

災異出焉。

又或日月失經。

星辰失度。

山崩水溢。

饑饉存臻。

種種不祥。

雖曰氣運。

實由人事。

所以古人遇災而懼。

側身修行。

上至君王。

下及兆庶。

皆不敢忽。

是以人君修德罔愆。

則慧星弗現。

日月當食弗食。

官吏清潔自持。

則蝗不入境。

虎皆踱河。

反風滅火。

事載史書。

極為顯著。

昔有一城。

皆種夙孽。

數當屠戮。

經嶽府申奏。

上帝弗忍。

因舉龍顏於雲端觀察。

惟見城中黑氣毒雲。

結聚不散。

倏忽之間。

祥光一道。

自城隅起。

直衝帝座。

帝曰。

善哉。

此孝子光也。

城既有此。

屠可免焉。

因命貪狼星君。

持節往護。

逐得一城免於屠戮。

事載文帝勸孝錄中。

可考而知也。

夫一城當屠。

劫之最大。

災之極重者也。

乃因一孝子獲釋。

可見挽劫在人。

不盡關乎氣數。

書曰。

天作孽。

猶可違。

自作孽。

不可逭。

此其驗也。

今人於天災流行。

不知修省。

勉力為善。

妄事邪禱。

末矣。

更或恣肆奢靡。

作為無益。

是為逆天。

子輿氏曰。

順天者存。

逆天者亡。

順者順乎天理。

非違道以邀福也。

又書曰。

欽若昊天。

欽者敬畏之極。

若者信順之篤也。

若遇災而能修德行仁。

一家善。

可免一家之災。

一方善。

可解一方之厄。

若諸眾生。

能即吾言而深味之。

精思力行。

以進乎善。

斯上帝可格。

災可免。

厄可釋。

雖積愆宿垢。

譬諸雲霧散於烈風。

冰霜消於杲日。

慎勿惑於妖巫邪覡。

妄行非分之禱。

不特無益。

反滋罪孽。

慎爾厥躬。

篤爾善行。

實消除劫厄之要道也。

天人理一章第二十三天尊復告大眾曰。

天有沴運。

可以移之。

星有失度。

可以轉之。

是天道轉移。

在乎人事。

則人之一生。

或富或貴。

或賤或貧。

或窮或通。

或壽或殀。

亦無一定。

修德之至。

則賤者可貴。

貧者可富。

殀者可壽。

窮者可通。

若極惡之人。

其獲報反此。

故人之得失。

主之於天。

雖人定可以勝天。

而天定更可勝人。

天人交感。

其理一也。

夫川本流也。

防之可以使止。

其流也。

暢於形體之通。

淵本渟也。

決之可以使行。

其渟也。

拘於形器之隘。

惟人亦然。

方其未達。

若一無所能。

一無所為。

故行則拂亂。

而有空乏饑餓。

困心衡慮之苦。

及其既達。

則有經天緯地之功。

驚世駭俗之事。

究之衹一人之身。

非能於後。

而弗能於前。

蓋時命阨之也。

然富貴貧賤。

循環無端。

青門種瓜人。

舊日東陵侯。

富貴可常恃乎。

居朝參知政事之人。

即昔日被人譏之瞌睡漢。

貧賤可以欺乎。

是以聖人體天之道。

執天之行。

居富貴而不驕。

處貧賤而不憂。

樂天知命。

心若太虛。

真氣貫四時。

聰明並日月。

其行事與天合德。

故其序易也。

否泰相循。

剝復相乘。

蓋天地之氣。

剝不終剝。

剝極而復。

人事亦然。

泰不常泰。

泰過則否。

太上曰。

天之道。

其猶張弓乎。

高者抑之。

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

不足者補之。

人之道亦然。

福兮禍所倚。

禍兮福所伏。

孰知其極。

其無正耶。

正復為奇。

善復為妖。

故人之一身。

與天道相表裏。

陰符經云。

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

以定人也。

天人合發。

萬變定基。

故凡希聖希仙。

先須明此天人合一之旨。

則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乎身。

可以彌綸天地之道。

輔相天地之宜。

是為最上上乘之理。

然此天人合一之旨。

乃性盡之極功。

至命之能事。

初學之士。

如何能之。

亦惟於自已心性中。

時時體認。

蓋人一心。

本具有天理。

人心即是天心。

天有太極。

人心亦有太極。

天有中和。

人心亦有中和。

子思子曰。

道不遠人。

人之為道而遠人。

不可以為道。

蓋人心外無道。

道外無心。

凡人修道。

即修心也。

修心即修道也。

道有異乎。

心有異乎。

人人有此一心。

即人人各具一天。

人人同此一心。

即人人同此天。

同此道也。

但世人汨於嗜慾。

自蔽其天。

自昧其心。

不能於聲臭俱泯中。

求取帝載之天。

即吾心一念未動時。

直與於穆之天。

呼吸相動。

非捨一心之外。

別有所謂道理合之也。

若離此心以求合天。

是即邪說誣民。

非正道也。

昔予曾謂點金一術。

恐誤五百年後人。

正為此心。

不敢自欺以欺天。

故蒙聖師接引成真。

即今之飛鸞演化。

亦是運此慈心。

代天行道。

若是眾生心同予心。

天必祐之。

予亦鑒之。

至道可得矣。

持盛在德章第二十四羽屬三百六十。

鳳為之長。

毛屬三百六十。

麟為之長。

裸屬三百六十。

人為之長。

宇宙之內。

萬有不齊。

飛走各殊。

靈蠢各異。

亦惟各隨所稟。

自生自育於天地之間。

若欲此而同之。

胡可得也。

寧惟品物。

雖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

宜其無不覆載。

無不照臨。

然而天不滿東南。

地不滿西北。

朔方極陰之處。

日月所不能照。

故子思子曰。

天地之大也。

人猶有所憾。

屈子曰。

日安不到。

燭龍何照。

羲和之末暘。

若華何光。

夫以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

尚有不足之處。

而況於人乎。

昔總真王真人。

師事麻姑元君。

元君告曰。

接待以來。

滄海三變桑田。

蓬萊水又淺矣。

故光陰瞬息。

隙駒電影。

不足為喻。

王質樵柯。

轉盻千歲。

漁郎浦口。

再返迷津。

蓋六合之內。

無非幻境。

一切有情。

悉是幻身。

以幻歷幻。

奇異怪變。

自古以來。

莫可殫述。

若究其極。

天地亦屬幻化。

終有敗壞。

故曰。

誠者物之終始。

天地亦一物也。

特天地悠久。

人弗及爾。

然天地亦無全盛之時。

試觀之日月。

日中則昃。

月盈則虧。

盈虧之道。

隨時循轉。

觀之山川。

水滿而溢。

土滿而頹。

頹溢之理。

因物運行。

觀之百物。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靈蠢之性。

雖微亦異。

孟夏之月。

百卉繁殖。

草木暢茂。

而靡草先死。

此可解乎。

孟春之月。

雷乃發聲。

百果草木皆甲折。

而桃李爭相敷榮。

至薰風一煽。

榴火增妍。

芙蕖香馥。

回視桃李。

黯然無色。

金風一動。

白露初凝。

黃花晚節。

興動幽人。

菱荷無香。

清池水碧。

昔之芙蕖。

亦復何在。

諦觀四時。

寒暑迭運。

榮枯消長。

莫可紀極。

夫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走者不能強之使飛。

蠢者不能必之使靈。

其性然也。

南華帝君。

論欲齊之。

非謂物之齊也。

乃合初終計之。

其歸根復命。

若齊焉耳。

是以至人。

遠取諸物。

近取諸身。

知盈虛消長。

本屬輪替之道。

此豐彼嗇。

亦無全盛之理。

是以素位而行不願乎外。

如處極盛之時。

常凜傾覆之戒。

故居上位而不驕。

所以長守貴也。

處豐阜而不淫。

所以長守富也。

是以聖人序易。

於大有之後。

繼之以謙。

蓋有大而能謙。

所以長保其有。

不特居於全盛之時為然也。

昔孔聖嘉衛公子荊善居室。

特以其知足耳。

太上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佛經曰。

知足之人。

雖貧如富。

不知足者。

雖富而貧。

常為知足者之所憐憫。

詩曰。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蓋不一知足。

則貪心生。

貪心生。

則忮求之念重。

而於處遇之道。

盡失之矣。

況處全盛之時乎。

所以處盛則喜心生。

而驕奢起焉。

若偶有一事之拂意。

則憂心生。

而瞋斯作矣。

此相循而至之道。

所必然也。

宇宙之寬。

古今之遙。

寧盡無全盛者乎。

姑不盡述。

如晉之八郤。

五大夫三卿。

可謂盛矣。

不數傳。

而其子孫皆耕於野。

如唐之汾陽。

功復帝業。

名載青史。

貴極人臣。

簪笏濟濟。

可謂盛矣。

亦不數傳。

而其所居賜第。

已為他人所有。

全盛之勢。

果安在乎。

故處盛之道。

惟在守之以謙。

居之以約。

保之以德。

至於盛衰之數。

聽之於天。

安之於命。

若欲居全盛之勢。

永無一失。

自古以來。

未之有也。

因緣明驗章第二十五道之化也。

虛化神。

神化氣。

氣化形。

形生而萬物塞焉。

何以塞。

塞於形氣之礙也。

人之一身。

目司視。

耳司聽。

其視也。

明也。

聽也。

聰也。

其形各殊。

其用別也。

今夫雞羽類也。

於晝則明。

於夜則昏。

鴞亦羽類也。

於晝則昏。

於夜則明。

鴞雞之各為異也。

滯於形氣之礙也。

今試觀之虛空。

虛空非有也。

而有道者。

可以履虛空。

觀之金石。

金石非無也。

而有道者。

可以貫金石。

人之一身。

五官四體。

不能交相為用也。

而如來神力。

目可為耳功德。

耳可為目功德。

其轉塞為通者。

何也。

化也。

道無乎不化。

亦無乎不神。

今夫五行。

土本制水。

而水滋復能傷土。

土為之淤。

木本生火。

而火烈復能燬木。

木為之灰。

其生也剋也。

變也化也。

其變也。

自無而有。

非無因而有也。

其化也。

自有而無。

非無因而無也。

有因緣在焉。

昔釋迦說法。

種種因緣譬喻。

而憍陳如等。

俱以因緣得悟。

法華說因緣一周。

而富樓那等。

俱得授記。

不特古聖佛祖。

即予昔以妙行真人。

降神呂氏。

亦有困焉。

若無夙因。

何以得降生於其家乎。

即遇正陽聖師。

授以度人經一卷。

亦由聖祖少陽帝君。

語以因緣。

故得度也。

且聖祖周人。

於漢時始度正陽。

亦由太上指令下山。

於要路候之。

度歸仙洞。

聖祖以度正陽功。

證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後聖師亦以度予之功。

證正陽傳道垂極帝君。

若無因緣。

則自周迄漢。

歷數百載。

自漢至唐。

又數百載。

何能不期而遇乎。

故宇宙之大。

若無前因。

覿面失之。

若係夙因。

雖千里萬里。

不為遠也。

昔東土初祖。

承西天二十七祖命。

曰。

汝之因緣。

在於震旦。

遂航海而至。

適粱武帝天監年中。

因舉帝論弗契。

退歸少室。

面壁九載。

後遇神光。

授以偈曰。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傳至六祖。

適符一花五葉之數。

豈非因綠有前定乎。

即予闡演毘陵。

及棲真各處。

或因緣宜久則久。

宜速則速。

未有無因而得遇也。

然予奉玉清靈寶之簡命。

彌羅金闕之靈符。

於大千世界。

普度有緣。

慈悲之心。

期無人弗度。

故一日大赴三千場。

又豈僅一方一處而已乎。

然願固洪深。

因由夙植。

譬之雨露之養。

不能滋無根之木。

故因小緣小。

因大緣大。

未有善因而惡緣者。

亦未有惡因而善緣者。

即如楚中所建予壇。

不知凡幾。

況自唐至今。

歷有千載。

海疆之大。

予壇幾千百萬。

然今之好予道者。

即前劫曾有奉予之因。

其緣深者。

因深也。

緣淺者。

因淺也。

爾諸弟子。

幸今聚此一壇。

非偶然之因。

宜各修省。

即是善因。

同結善緣。

若能修持不退。

至於因深緣熟。

了道成真。

方可自信。

昔舍利弗。

於威音王時。

即在釋迦佛往因中為弟子。

劫劫相依。

未嘗少替。

後於釋迦會中智慧第一。

爾諸弟子。

但辦誠心。

深信因緣。

善芽日新。

善業斯懋。

慎毋迷昧。

自墮岐徑。

罪福報應章第二十六上古之世。

淳氣未漓。

聖哲在上。

化成天下。

人皆有善而無惡。

中古之世。

淳氣既漓。

為惡者多。

作善者少。

故聖人以神道設教。

明善惡報應之趣。

生死輪迴之理。

使人遷善而改過。

然世之儒者。

不知天道好旋。

惠迪吉。

從逆凶。

毫髮不爽。

聞佛仙所說報應神驗之事。

率以為荒渺無稽。

至謂佛法未入中國以前。

並無所謂碓舂磨研者。

不知地獄苦報。

載諸仙經者。

歷歷可考。

豈但佛經已乎。

況修善者生天。

積惡者三途苦趣。

聖有明訓。

特事屬幽渺。

人未及見耳。

太上曰。

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

豈盡無稽乎。

即佛經碓舂磨研。

種種地獄變相。

亦只為下根之人。

難以理訓。

不得不明示。

三途苦趣。

以儆惕之。

實佛氏慈悲。

不得已耳。

維摩經云。

此方之人。

剛強難化。

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非謂修善之人。

亦有碓舂磨研之苦報也。

故於上中之資。

則惟宣說明心見性之功。

於罪福報應。

衹戒其勿犯耳。

然報應之理。

不特佛仙諄諄誥誡。

即載之儒書者。

亦難枚舉。

如春秋一書。

古聖垂訓之大經大法。

然春秋事載於前。

報應驗之於後。

二百四十二年之間。

其為報應彰彰者何限。

試舉數事言之。

齊襄公實死魯君。

及魯人問罪。

而推其罪於公子彭生。

至崔杼之亂。

公見豕人立而泣曰。

公子彭生也。

因驚走。

遂遇難。

鄭國鬼禍。

語兆於明年殺段之前。

事驗於次年殺段之際。

詎非冤仇相報於死後者乎。

齊桓公葵邱之會。

初命曰。

無易樹子。

無以妾為妻。

而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以致死後。

五子爭立。

不得殮。

屍蟲迸於寢門之外。

此非背誓之慘報乎。

晉獻公假道滅虞。

謀極陰險。

而亦以陰險報之。

獻公納驪姬。

而生奚齊卓子。

滅人之國。

而納其女。

仇人在側。

迷而弗知。

以致殺申生。

走重耳。

懷惠出。

幾喪其國。

寧謂陰謀詭計。

天弗知乎。

若魏顆之結草退敵。

感其從父治命嫁父妾。

以恩報之於地下。

誰謂鬼神盡渺茫乎。

然昌黎韓子。

大儒也。

亦謂左氏浮誇。

柳子厚。

才人也。

於此種亦多不信。

況下此者乎。

古今來善惡報應亦不止此。

如呂不韋。

以孕妾獻秦王。

欲其子為天子。

後為始皇。

故秦帝以呂易嬴。

然不韋卒死其子之手。

不韋可謂巧矣。

而天之報施。

尤為巧焉。

春申君以娠妾進楚王。

亦欲其子之為王也。

而卒見殺於其妾。

是謀人者終被人謀。

害人者卒為人害。

禍不旋踵也。

然此猶為報後之在人類者。

至於秦將武安君。

坑長平軍四十萬。

至今身墮畜生道中。

未有了期。

夫以秦之暴虐。

白起以暴虐佐之。

視數十萬蒼生。

不啻一犬豕。

天道好生。

宜其受斯苦報。

萬劫難復也。

至於野史所載。

與夫功過勸善諸書。

或得之傳聞。

或得之目擊。

其事蹟縱極怪異。

俱屬可信。

非盡虛誕。

荒渺無稽。

蓋宇宙之大。

理之所無。

每為事之所有。

焉可誣也。

詩曰。

神之格思。

不可度思。

矧可射思。

又曰。

天維顯思。

陟降厥士。

日鑒在茲。

又曰。

上帝臨汝。

勿貳爾心。

凡爾在會弟子。

若聞人有一善報。

則宜欣然喜曰。

我胡弗如是乎。

喜則憤。

憤則思欲效之。

而善心生。

聞人獲一不善報。

則宜惕然懼曰。

我或有如是乎。

惕則戒。

戒則畏蹈之。

而不善之心止。

故語曰。

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若見善而不知勸。

見不善而不知懲。

或聞善報而生忌心。

聞不善之報而有歡心。

此種意見恐惡因日積。

惡報反在自身矣。

慎勿蹈迂儒一偏之見。

謂佛仙報應之語。

為不足信。

而以經中生死輪迴。

地獄苦趣。

俱屬子虛。

甘心墮落。

死而無悔也。

鬼神徵驗章第二十七在昔鴆摩羅什。

將入滅時。

對佛誓曰。

我所翻譯經論。

悉遵梵本。

如有一字不契佛心。

舌即燬壞。

所以闍維之際。

萬目共擊。

全身俱燬。

獨舌不壞。

如紅蓮華。

至今所譯經論。

鬼神欽仰。

仙宮海嶠。

天龍擁衛。

香華供養。

豈屬誣妄之談。

怪異之論。

為不經之書乎。

世之儒者。

習聞淺陋識見無多。

生長一隅。

罔明三教同源之理。

情竇甫開。

溺於愛慾。

婚嫁未畢。

景薄桑榆。

不識一身之四大皆空。

焉知觸目之有情盡幻。

而乃迷真逐妄。

輕肆譏談。

訶斥仙經。

慢侮佛典。

指福善禍淫之道。

為無可憑。

訕生死輪迴之說。

為不足信。

究之自性不明。

理解罔透。

問其貫徹性命。

則昧昧然也。

考其敦篤倫常。

則泛泛然也。

處屋漏而多慚。

對衾影而滋愧。

尚何敢以鬼神為虛誕。

視佛仙為荒渺乎。

季路問事鬼神。

至聖以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答之。

正所以切實啟發。

不聞有不信鬼神之說也。

又至聖有曰。

死生亦大矣。

蓋生死之理。

雖賢聖弗免。

易曰。

原始返終。

是故知生死之道。

精氣為物。

游魂為變。

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精氣者。

神來而生。

游魂者。

魄降而死。

知其情狀。

則輪迴之理明矣。

張子厚曰。

知死之不亡。

可與言性。

生死之名。

從肉軀而得。

非謂心性有生有死。

蓋身有敗壞。

性無敗壞。

譬如草木。

枝葉雖枯。

其根在地。

至春復萌。

凡人修福而生人天。

造業而墮惡道。

亦猶是也。

若謂生死之理。

屬於斷滅。

如金縢之書。

載周公以身代王之事。

有曰。

予仁若考多材多藝。

能事鬼神。

則周公所祝告於三王者。

不幾與世儒斷滅之論。

相背謬乎。

論周公代王而死。

則形亦朽敗。

神亦飄散。

雖多材多藝。

尚何能事鬼神。

且鬼神亦已散滅。

又何能得為周公所事乎。

夫祭祀之禮。

先聖所重。

若謂鬼神無憑。

所云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者。

不為迂乎。

即謂祭祀乃子孫承接祖宗之氣。

以氣合氣。

所以感格。

則如天子祭祀嶽瀆山川。

既非其子孫。

何以能感格乎。

子輿氏曰。

使之主祭。

而百神享之。

將謂舜禹是百神之子孫乎。

故鬼神之道。

雖渺而難知。

而生死之理。

則明而易見。

其感應之機。

捷於桴鼓。

輪迴之報。

運轉如車。

至神速也。

設無善惡報應。

鬼獄輪迴。

則造物何以處復聖。

上帝何獨私魏武乎。

至於真誥一書。

後人偽撰。

不足信也。

假如福善禍淫。

漫無可據。

則修身勵行。

兢業一生者。

反不如耽慾嗜利。

造作惡孽之人。

僥倖苟免。

為得計也。

世風日下。

人心日漓。

眼前惡報昭彰。

猶然愍不畏死。

而況於身後地獄苦趣。

焉知信受。

毋惑乎生不知來。

死不知去。

虛生浪死。

日在輪迴中而不自知也。

世人機巧用事。

以為幽隱之際。

舉心動念。

鬼神未必即知。

豈知法界自心。

原非二物。

自心一動。

雖十方三界。

亦能盡知。

是以中庸。

首以戒懼慎獨之功。

訓迪學者。

良以鬼神雖渺不可見。

杳不可聞。

而吾人自心中之鬼神。

弗可欺也。

爾諸在會弟子。

各宜惕勵自修。

勿以生死輪迴為虛誕。

勿以鬼神報應為荒渺。

則戒懼之心生。

而善因漸結。

惡業漸消。

明德以薦馨香。

神其享之矣。

法體一如章第二十八真常之道。

各具於當人之身。

凡人之動靜語默。

皆此真常為之妙用。

應事接物。

曲當弗遺。

儒謂至誠無息。

道謂真常得性。

釋謂常住真心。

其理一也。

然道本真。

則宜以無偽體之。

道本常。

則宜以有恆求之。

若無而為有。

虛而為盈。

妄念紛擾。

則失其所以真。

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

見異而遷。

則失其所以常。

故天地之道。

恆久不已。

君子之道。

立不易方。

然此真常之道。

亦即玉經清淨真一不二之道。

生出萬法。

故曰法門。

易曰。

成性存存。

道義之門。

蓋許多道理。

從茲而出。

有門之義焉。

故曰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

一者何。

誠也。

二儀於此分。

三才於此定。

萬物於此生育。

故天地之道。

為物不二。

是以生物不測。

天地此一。

人物此一。

聖賢佛仙同此一。

上帝亦此一也。

此真一不二法門。

最為靈寶。

最為清淨。

元始玄座說法。

明此一也。

玉帝應身降誕。

本此一也。

普明香巖山中修道。

修此一也。

成佛成帝。

全此一也。

以事論之。

光嚴妙樂國土。

係上帝示生之處。

普明山中。

係修真之所。

以道言之。

光嚴妙樂。

即人莊嚴之身。

普明香嚴。

亦即光明心地也。

上帝棄國修行。

亦如釋迦。

捨梵王太子不居。

而於雪山修道。

雪山香巖。

同一取其潔波也。

然上帝修行。

何以每劫。

皆云八百。

吾試言之。

初八百劫捨國。

所以明八背捨。

釋門六度。

亦以布施為先。

次八百劫。

明轉八識為大圓鏡智。

蓋欲修道。

非智慧無由入也。

再八百劫。

所以表八正道。

即六度萬行。

皆道之極正。

後八百劫。

捨己血肉。

所以表八解脫。

蓋前之修行。

尚執有人法。

至捨己血肉。

則人法兩忘。

故三千二百劫而證金仙。

然昔釋迦成佛。

經億萬劫。

豈上帝止三千二百劫乎。

蓋三千者。

所以表超出三界。

了達三乘。

二百者。

二諦圓通也。

此正成佛之因。

故果如其因。

佛號大覺。

又曰法王。

而上帝亦稱覺王如來。

但悲心廣大。

退佛不居。

修菩薩行。

又經億劫。

始證玉帝。

其功德力。

不可思議。

而玉女清淨之身。

亦與帝同。

何也。

蓋一陰一陽。

同謂之道。

玉女修諸妙行。

修此道也。

上帝普放神光。

明此道也。

所以玉女身出微妙解脫之香。

六道眾生。

普沾勝利。

昔舍利弗疑龍女成佛。

謂女身垢穢。

尤有五障。

而得成佛。

此正色相未忘。

蓋大道不分男女。

不可以色見音聲求也。

然玉帝放光。

遍照無極世界。

而金仙菩薩。

亦皆飛香散花而至。

所以明仙佛同源。

無二理也。

昔釋迦說法。

放光動地。

諸天上帝。

咸皆雲集。

亦復如是。

然上帝有無量光明。

而止名十七光。

何也。

蓋自古佛仙修道。

先發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

而後至於聖神功化之極。

故帝之十七光。

始於大慈悲光。

而終之於無能勝光也。

然此光明眾生中亦非盡無。

特人有之。

而自蔽之。

聖哲有之。

而或未至其極。

惟上帝全之。

為極大耳。

至高虛清明天主。

乃九天生神之第八天。

豈有不知玉帝之事。

而元始天尊。

猶謂汝等。

尚以結習。

不睹是帝慈顏。

蓋為眾生結習障重。

不能見性。

故假訓天主之詞。

以教世人斷障耳。

斷障之要。

莫先於發大悲心。

惟悲心方能度世。

故菩薩於一切眾生。

皆思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凡疑惑是非。

人我貪瞋。

驕慢浮慾。

種種諸障。

皆生死輪迴根本。

經曰斷障。

即佛謂度生。

儒謂克已。

修持之志。

以是為先。

若持是經。

人能斷障以怯其私。

冥心以守其正。

不驕不詐。

盡忠全孝。

皈奉至道。

斯謂之正一真人。

非謂口頭讀誦。

而即可自命真人。

爾在會諸子。

恆誦此經。

若於經內所說諸障。

一一能除斷之。

以求至於無障可斷。

斯為體道之極功。

入聖超凡之至要也。

詮釋經義章第二十九佛仙兩門。

教典各殊。

其修持亦多各異。

然予觀玉經旨趣。

多與釋經相同。

如經稱十方化身玉帝。

普皆來集元始會下。

如無邊明鏡。

此與釋迦分身十方。

至欲開多寶佛塔。

則三變淨土。

容受十方。

分身諸佛。

同開寶塔同也。

清明天主。

所獻天寶奇花。

旋結成蓋。

與毘耶離。

五百長者子。

各持七寶蓋。

用以獻佛。

佛令諸寶蓋。

合成一蓋同也。

蓋一而不分。

無以見萬化之神。

分而不一。

無以見一元之妙。

至於釋迦應身。

降自種民天宮。

按諸道藏。

釋迦亦即玉帝化身。

特全藏人未之見。

故弗知耳。

所以示跡受生。

與修證之神化。

大略相同。

所不同者。

惟五方誥命。

蓋上帝布化行政。

寧謐水土之事。

與佛不同。

然五方誥命。

與赤書靈文。

元始天尊。

謂其生於浩劫之先。

混沌之初。

二儀待之以分。

日月待之以明。

試思兩儀未判。

日月未明。

此靈文生於何處。

於此悟得。

方稱透徹。

然人知五老上帝。

叩請元始。

開玉匱科。

傳靈寶法。

而不知經稱五老。

所以顯人稟五行之氣。

皆歸於元。

玉匱靈文。

載人心性之內。

孰謂玉經止談上帝本行之事。

而非闡道之書乎。

凡修持之士。

能依經先斷諸障。

後依五方靈文如法行持。

持之既久。

自有天真護持。

群魔束形。

十二身可以自證三十種功德。

不求而自至矣。

特患人妄緣不除。

塵障未淨。

若果諸念不生。

萬緣頓息。

則塵沙惡業。

隨心消散。

若但誦讀。

而不能修持。

終屬有漏之因。

非經義也。

寧惟玉經。

凡誦諸經。

皆當如是體會。

今時奉道之士。

未嘗不多。

結會誦經。

亦未嘗少。

或禮三元。

或奉北斗。

或依佛法。

或慕伭風。

種種不一。

然僅知有禳災度厄之功能。

而未達學道希仙之大果。

以致誦經者多。

明經者少。

試再將三元諸旨趣。

剖晰言之。

即如三元。

人知為雲臺山上。

有此三帝君。

於都會府中發號施令。

以事蹟論之。

則臺山在北海之中。

都會府係三聖出治之所。

如此見解。

是泥於文辭。

三聖訓世之心。

失之遠矣。

惟以義求之。

則三聖同一太極。

不離當人之身。

所謂海者。

智慧性海也。

雲臺山。

亦即雲臺方寸心地。

雲即心中發現之慧光也。

都會府。

亦即此身靈妙之府。

泛應曲當之原。

子輿氏曰。

萬物皆備於我矣。

非都會而何。

況上元九氣。

九陽之氣。

於行為木。

於時為春。

故上元誕於正月。

乘春氣也。

於常為仁。

仁主慈愛。

故其功用為賜福。

於人生神。

為胞命元之氣。

中元七氣。

七陽之氣。

於行為金。

於時為秋。

故中元誕於七月。

乘秋氣也。

於常為義。

義主決斷。

故其功用為赦罪於人生神。

為魂命元之氣。

下元五氣。

五陽之氣。

於行為水。

於時為冬。

故下元誕於十月。

乘水氣也。

於常為智。

智能消障。

故其功用為解厄。

於人生神為。

魄命元之氣。

夫此三元。

在人一身。

主應泥九。

丹田洞房之宮。

凡人起一意念。

即能知之。

以其神明之相通也。

得道之士。

皆從三元保舉。

為上帝樞密。

職掌善惡報應之臣。

權衡修道之士。

黜陟群仙。

總理諸神。

其勳偉。

其權重也。

然仙經雖傳世久遠。

奉持者多。

昔未申明其旨。

以致世人莫知。

吾今不惜洩漏。

剴切指示。

務期人人如法持誦。

以我之心。

合帝之心。

則三元帝君。

隨心而應。

祈福福至。

禳禍禍消。

昔法達誦法華經。

至滿三千部。

一日參謁六祖。

祖問以經義。

達不能對。

祖曰。

汝名法達。

未能達法。

祖因開示佛之知見。

達於言下省悟。

因呈偈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祖曰。

爾前誦經。

只是為經所轉。

未能轉經。

於茲方可稱誦經僧也。

爾諸在會弟子。

及未來一切眾生。

凡誦諸經。

務能轉經。

勿為經所轉。

則善矣。

尊信聖教章第三十吉人著書立說。

以垂訓後世。

於意有未盡。

言不能顯者。

設為譬喻。

以暢厥旨。

使人自得於意言之外。

佛經云。

諸有智者。

要以譬喻得解。

故三教之書。

多有取譬。

然寓意遙深。

人多錯會。

如周易一書。

聖人立象以盡意。

繫辭以明吉凶。

但其取譬幽深伭遠。

如誡陽極於上。

盈不可久。

則曰。

亢龍有悔。

其誡陰極於上。

至於陽爭。

則曰龍戰于野。

其血伭黃。

誡持疑不決。

則云載鬼一車。

誡事不續終。

鮮克有濟。

則云狐濡其尾。

六十四卦之辭。

多屬取譬。

若非至聖作為象傳。

以發明其義。

後之儒者。

何由而知。

昔文始帝君。

瞻紫氣自東而西知有異人。

因遇太上。

求著道德二篇。

闡發祕密之旨。

大無不包。

小無弗備。

然其中所言治國用兵之道。

多屬喻言。

即佛經亦以莊嚴佛國。

為清淨心地。

太上之言治國。

理此身心也。

即用兵亦喻戰退陰魔。

克去私慾之害心者。

如易曰。

震用代鬼方。

三年有賞於大國。

陰符經云。

絕利一原。

用師十倍。

三返晝夜。

用師萬倍。

同一義耳。

至於經中。

將欲翕之。

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此乃天運之自然。

如日將入而返照。

歲將寒而忽熱。

人將死而倏強。

燈將滅而復爆。

無異理也。

然此理人最難知。

故謂微明。

欲人於此種事。

豫知禍福之將至。

而先審其幾焉。

世儒不察。

以為列國分爭之事。

縱橫捭閤之術。

不亦繆乎。

又云。

和大怨。

必有餘怨。

安以為善。

亦正為狃於小安。

而忘遠慮者。

下一痛棒。

與易曰。

君子以思而患預防之。

同一切要。

若周鄭交質於前。

而即交惡於後。

非明徵乎。

世儒以為勾踐與吳之事。

不知此經之作。

在吳越未搆怨之前。

而以和怨之語。

為吳越事。

誤矣。

至謂道德之後。

流為刑名。

而以太上所著之言。

為機械變詐。

不尤誣乎。

昔至聖問禮於太上。

出謂門弟子曰。

吾觀老子。

其猶龍乎。

聖如至聖。

尚以猶龍譽之。

後之儒者。

鄙以見小。

豈反愈於至聖乎。

昔叔孫武叔毀仲尼。

端木氏以不知量責之。

而世儒之闢太上。

詘道德者。

亦衹為不知量耳。

究之於太上。

無所損也。

然世之註道德者。

不啻數十家。

即羅什法師。

才識過人。

其註道德。

猶以其未曾說心而病之。

況其餘乎。

但經中不見可欲。

使心不亂之語。

正戒其妄心。

而慎守其真心也。

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之心為心。

與古佛偈云。

心本無生因境有。

寧有異乎。

又如太上曰。

禮者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

此非指禮之本。

為薄為亂。

蓋忠信為禮之本。

若世所謂禮。

特儀文之末耳。

書曰。

享多儀。

儀不及物。

此所謂忠信之薄也。

新莽謙恭下士。

而致篡漢祚。

非亂之首乎。

太上此語。

實為後世之龜鑒。

而世儒以為廢棄禮義。

不亦過乎。

予昔讀道德。

深以不獲透徹經旨為憂。

雖有河上公以下諸註釋。

然皆各執一見。

鮮有能發其蘊者。

幸自成真以。

來日與群聖討論。

方悉其妙。

今因宣演。

略與爾在會諸子。

講明一二。

爾諸弟子。

勿效世儒。

妄肆詆誹。

為無忌憚之人。

至經中尚有不盡剖晰之語。

各以義會。

無拘於語言文字。

若徒執文字。

不達太上立言本旨。

則無怪絕學無憂之語。

人多錯會。

釋門認為無學。

儒流詆為屏棄詩書。

幾等人道於馬牛也。

爾諸弟子能尊信予言。

不起一毫偏知偏見。

依於義。

不依於語。

依於智。

不依於識。

如此參究。

可以遍閱仙經。

旁通貝典。

與儒書不相悖也。

瞻禮星斗章第三十一人生宇宙之內。

稟天地陰陽之氣。

父母精血而成形。

無論貧富貴賤。

皆有靈明覺性。

為歷劫種子。

而其命則實係乎天。

天有七政。

所以總司群曜。

紀綱造化。

為人身之主宰。

壽殀窮通。

吉凶禍福。

罔不由之以為權衢。

然七政又賴璇璣玉衡所齊。

方無愆度。

而此璣衡之妙。

斡旋四時。

主張劫運。

是以昔之聖帝。

首命羲和。

歷象日月星辰。

察璇璣玉衡。

以齊七政。

後之聖人。

因設神道教化。

而有瞻星禮斗。

禳災解厄之儀。

故玉樞經。

有免三災九橫。

於靜夜稽首北辰之訓。

太上於蜀都。

有五斗真經。

並斗姥心經之傳。

嗣是而後。

制為禮斗位科者。

不啻數十家。

然亦各據其神化感格之處。

著為規則。

而有詳略不同。

如三元禮尊帝二星之法。

極為簡要。

人每因其太略。

奉行者少。

大梵統章之類。

未免冗繁。

而少妙蘊。

文帝所演斗儀。

宜於文士。

不能編益庶類。

故禮斗之門甚多。

即歷代修真了道之士。

由禮斗而躋仙阼者。

不知凡幾。

然遍閱藏典。

釋門禮法較伭門尤勝。

即梵音一道。

與予伭科。

更為祕密。

故禪門亦有行持。

而得明心見性者。

至於世傳斗科。

僅有禮拜之儀。

而乏祕密之訣。

予嘗有偈云。

禮斗多門路。

收來一線針。

默默復寂寂。

暗裹謁星君。

于前壇裡靜。

勿使亂紛紜。

先從源海竅。

繼可上崑崙。

玉皇斗姥誥。

合參達上乘。

金丹由此得。

嬰兒頃刻成。

予此斗訣。

傳世最久。

人無行者。

蓋世人衹知有璇璣宮中之北斗。

而不知吾一身之內。

自有玉斗在焉。

每日週身轉運。

流動百脈。

自子至亥。

未嘗暫停。

惟高明之士。

先認本命星斗。

不離一身運用。

所以了道成真。

然此止可為上根言之。

亦惟上根能行之。

何以北斗只在一身。

蓋白玉龜臺。

即吾心之靈臺。

神懈寶座。

即一心之神化也。

璇璣玉府。

即此心之虛靈。

所以運役五氣者耳。

丹經曰。

何必天邊尋子午。

身中自有一陽生。

故人於夜半子時。

一陽初動。

不啻斗杓之轉運。

人於此時。

至心禮斗。

乘一陽初生。

法天行健。

依義行持。

予今為禮斗之士。

宣一捷要祕密之法。

務於禮斗之先。

齋戒虔潔。

夜靜先入斗室。

屏息萬緣。

叩齒九聲。

端拱而立。

面北稽首。

恍如天姥金容。

臨之在上。

九皇二帝。

侍立左右。

群聖羅列。

萬緣俱空。

存神靜默。

然後起禮。

心欲極專。

神欲極靜。

氣欲極肅。

色欲極莊。

貌欲極恭。

聲欲極平。

音欲極調。

韻欲極清。

疾徐有度。

進退有則。

跪拜有節。

起止有儀。

或在家庭。

或在壇廟。

或一人獨禮。

或結社同朝。

皆當如是。

謹飭身心。

勿令粉擾。

先拜睿號。

次持梵音。

然斗姥梵音。

考諸佛藏道藏。

共有數十餘種。

不能遍持。

吾試將藏經所載。

最切要者。

莫如心咒。

爾諸弟子。

各宜諦聽。

吾為述之斗姥心咒。

曰。

是大陀羅尼咒。

出自斗姥心印。

能摧一切邪道。

能除一切重病。

能驅一切惡獸。

能消一切厄難。

能解一切毒蟲。

能離一切惡人。

其功德力。

說不能盡。

爾等皆當至心誦持。

不可間斷。

又北斗心咒。

曰。

是大梵北斗心咒。

乃三界大魔之隱名。

太上宣說。

以教修真之士。

誦持不退。

則群魔懾伏。

百邪避路。

惡鬼殄滅。

不能為殃。

是此梵音。

最為伭妙。

能愈一切沉痾痼疾。

能禳一切災星惡煞。

若人命宮。

運限參差。

或年災月厄。

剋戰刑沖。

誦之可以解免。

惟在誠敬。

則感應之妙。

至靈至神。

夫人身。

面有七竅。

內應乎心。

魄有七真。

受魄於斗。

故斗竅原通心竅。

人心即是天心。

凡人頭上。

皆有三台北斗。

錄人罪過。

蓋世人頂門之上。

各各俱有自性光明。

或紅或紫。

或黃或白。

其色不同。

惟有道之士。

其光高大。

為善之人。

其色紅黃。

至於作惡之人。

則頂露黑氣。

性光隱晦。

不能發現。

故北斗於其頭上。

驗其光之有無。

而定人之善惡。

然此頂光。

惟神明知之。

人弗知也。

禮斗之法。

較之修煉金丹。

雖為弗及。

若兼而行之。

亦可了脫輪迴。

證位列仙。

故斗姥心經曰。

凡修煉九還七返大丹者。

特此頓悟伭關。

靈光現前。

自然生榮。

此與釋門念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皆得妙果相似。

豈非超證之一捷徑乎。

統明修證章第三十二天尊曰。

吾今所說。

皆日用常經。

修真之要道。

人聖之荃蹄。

初非險僻。

亦無詭異。

上士可行。

即中下之資。

亦無難為之事。

然事固非難。

而自人視之。

恆亦不易。

昔烏巢禪師。

謂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之語。

三歲孩童知得。

百歲老翁行不得。

正此不難為之事。

而盡人不易為。

如公孫丑所云。

高矣美矣。

宜若登天者也。

但受持之士。

第一。

要發正信心。

知三業當淨。

則慎爾威儀。

謹爾話言。

淨以信盡。

知天地當敬。

則曰明曰旦。

罔敢戲渝。

敬以信生。

事君宜忠。

則靖共爾位。

忠以信入。

事親宜孝。

則明發有懷。

孝以信成。

昆弟友恭。

惟信斯真。

夫婦和睦。

惟信斯敦。

交友之道。

篤信全倫。

奉師之教。

遵信欽承。

鬼神雖渺。

信不可欺。

因果雖微。

信不為謬。

聖人之言。

信不敢侮。

佛仙之訓。

信不敢輕。

第二要發堅固心。

勿始勤而終懈。

勿見異而思遷。

勿畏人之譏刺。

而易其素履。

勿惑人之浮議。

而改其清操。

勿以善小為無益而不為。

勿以惡小為無傷而弗去。

勿畫地以自限。

勿進銳而退速。

第三。

要發永遠心。

易曰。

不恆其德。

或承之羞。

故千尋之綆。

可以斷木。

一丈之霤。

可以穿石。

惟其久也。

語曰。

涓涓不絕。

終為江河。

亳末不拔。

將執斧柯。

詎非久遠之所致乎。

若人能發此三心。

自始至終。

罔有間斷。

念茲在茲。

弗得弗措。

則身體之勤。

力行之永。

雖愚必明。

雖柔必強。

以此入道。

道不難入。

以此希仙。

仙不難希。

可以救劫。

可以消災。

可以祈福。

可以解厄。

可以保命。

可以延生。

可以證真。

可以成聖。

皆由此經。

然此經也。

集儒釋之精。

備三教之理。

或有迂儒。

妄指予言。

為援儒入釋。

援釋入道。

致起譏訕。

或生訾議。

而未達三教同源之理。

故予旁引儒書。

竺墳道帙。

會三歸一。

以垂訓誡。

爾在會弟子。

及天下後世眾生。

苟能深信予言。

味乎旨趣。

真修實證。

不特予願克慰。

即上帝敕演之聖心。

亦無負矣。

於是群仙聞已。

稽首讚歎。

而作頌曰。

妙哉。

伭元大導師。

宣演修真之鉅典。

慈心廣度諸末劫。

恆沙世界法輪轉。

始氣原於混沌初。

天道昭明理最顯。

事天全憑一敬心。

忠孝兩倫心所展。

友弟相親同氣生。

夫婦宜家詩所欽。

信交朋友麗澤義。

尊師重道人之倫。

五常無缺修之本。

內葆真元精氣隱。

若再積功並累行。

為善最樂人自省。

三教由來本一宗。

心性原屬聖愚同。

休言因果無憑據。

善惡何嘗少吉凶。

惡自餘殃善自吉。

鬼神報應一重重。

仙經佛典多明示。

勿效愚人罔知忌。

謗佛謗仙恣口舌。

泥犁苦報真惡趣。

悟者改絃速易轍。

遵信天尊之所說。

猛力汲汲好自修。

金丹大道用心求。

並於玉笈勤探索。

工夫不遠在心頭。

我聞仙師之奧旨。

不覺踴躍心歡喜。

普願末劫諸眾生。

欲脫輪迴須念此。

誦持不輟日復日。

了得心性萬事畢。

此經總括諸道藏。

要得超凡惟心習。

習成妙諦如明鏡。

返本還元一太極。

虛空粉碎更何如。

實實虛虛道惟一。

於是諸仙說頌已畢。

天尊復謂。

在會弟子。

爾等諸子。

宜各依教奉行。

廣為流佈。

天尊說經既畢。

隨起法座。

於是天花散佈。

瓊香浮虛。

伭鶴嗈嗈。

瑞靄盈室。

在會弟子。

稽首信受奉行而退。

讚參同妙蘊。

括盡諸經。

窮源究本指修行。

誠潔禮星辰。

救劫消氛。

遐邇樂昇平。

太上敕演救劫消災賜福解厄保運證真參同妙經終邱處機(1148—1227年),字啟發,道號長春子,留傳「龍門派」,譜系為:「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衛自寧,唯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貢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詔,月蘇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金山派雖淵源於龍門派岔枝,但其開派祖師則為明朝人謝樹嘉。

仙宗金山二十代宗譜玄至一無上,天仙妙理真,虛空扶寶座,萬世慧光存。

天如子(胡清如)輯全真七子及其教派譜系http://tw.myblog.yahoo.com/huchingju/article?mid=16245胡大俠知識團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huchingju-88/article/view?aid=25380高雄市苓雅區漢昌街84巷23號 電話:(07)761-2979行動:0929-569449胡清如(筆名胡大俠)

經紀人

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679750
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Blog,煩請通知,將立即移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知識收藏處 的頭像
    知識收藏處

    知識收藏處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