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食品材料行 食不厭精對不對? 食不厭精對不對?
禮記‧學記》上說:「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這是一段傳統勸人向學的話,但是其中有些至理卻有點科學上的趣味。

所謂「肴」指的是葷菜,「旨」說的是葷菜的鮮味,這種鮮味來自麩胺酸和核甘酸,也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份。

在傳統的說法中,五味是指「酸甜苦辣鹹」,但是辣味其實是種刺激,而非味覺,所以只有四味。

20世紀初,日本人池田從海帶中分離出麩胺酸,此後的發展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味精。

在日本這種味道稱為「旨味」,正是《禮記‧學記》的原意,我們則稱為「鮮味」。

21世紀初的現代,科學家已經確定人類的感官知覺遠比過去認知的複雜,以味覺來講,科學界已經公認新的5種味覺是「酸甜苦鹹旨」,5種味覺的作用是警惕攝食有毒或腐壞物質、辨識不同營養成份。

而傳統的視覺、觸覺等其他感官知覺,也有新的發現和分類辨別,現在確知已經肯定的人類感官知覺共有21種。

感官知覺對人類的生存當然有絕對的影響,但是更進一步,也是人生中享受、快樂的來源。

在孔夫子來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生活的藝術,但是他的學生顏淵的「簞食瓢飲」又成了人格的標竿,使得講究飲食似乎成了後世奢華淫佚的別名,總不敢大張旗鼓的討論。

但是,人類考古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生活形態由漁獵轉為農業,並不是為了食物來源的穩定或是更多人能夠飽足。

其實轉為農業社會後,人類營養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但是人類之所以做此選擇,為的是就是奢華,或者說是生活的美感。

所以最早被人類栽植的農作物並非五穀菜蔬,而是鱷梨、辣椒和葫蘆,是為了宴會所需。

今天行在台灣街頭,無處不可見到無限自助式的餐館,也代表了台灣一般百姓的豐足。

但是官方如果將農漁業以及與其相伴的飲食業、觀光業的政策制定,還只限定在飽飫饜足或是產值若干的思考上,那不但違背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糟蹋了傳統文化的深厚積累。

清朝時滿人八旗中,包衣常充任內務府職務,包辦營構採買等事務,從中剋扣得利,乃招搖張揚。

當時有謠譏之:「樹小牆新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

」今天台灣工商淫佚,農漁破敗,其實與文化的貧瘠桴鼓相應,荷包滿溢則肥澤充口、舶來品滿櫃,然而卻不知結合自己的農漁產業精緻走向,建立自己的生活美學。

暴發戶之譏不遠,實當自警。

我覺得不對 參考資料 網址

食不厭精翻譯,食不厭精的意思,食不厭精 臉不厭細食不厭精,感官知覺,酸甜苦辣鹹,台灣,孔夫子,人類,顏淵,生活的藝術,麩胺酸,內務府

食品材料行

參考資訊: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0506793
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