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上敕演救劫消災賜福解厄保運證真參同妙經中卷德意志銀行 太上敕演救劫消災賜福解厄保運證真參同妙經中卷 太上敕演救劫消災賜福解厄保運證真參同妙經中卷中卷讚 慈航普渡。

接引群迷。

伭關要訣絕支離。

直指本原機。

法體真如。

參學莫遲疑。

開經偈 天門開處降金仙。

鸞馭重臨講法筵。

第一義中宣妙諦。

最深伭裏說伭伭。

 明理釋疑章第十一 爾時天尊。

欽奉玉旨。

宣演伭文。

周十章已。

回鸞謁陛。

再降法筵。

於是諸仙聖眾。

或駕蒼虬。

或乘靈鶴。

簇擁仙仗。

步虛而來。

散諸寶華。

天樂鳴空。

卿雲繚繞。

瑞氣氤氳。

天尊宴坐良久。

諸天真宰。

希聆法音。

時有左掖仙真。

出班奏曰。

往昔天尊於花石城。

演說忠孝寶訓。

歷引前聖先賢事實。

昭示後人。

垂萬餘言。

詳明剴切。

迄今習誦無聞。

遵行罔見。

狂瀾愈盛。

慈筏空施。

以弟子愚昧思之。

於道似無所補。

於是天尊慨爾歎曰。

是何言歟。

是何言歟。

昔太上居景室山。

與五老上帝。

闡發天地陰陽。

九靈長生諸經。

百萬餘篇。

復降神蜀都。

談伭玉局。

瓊編盈積。

至今流播。

罔有淪替。

釋迦如來說法。

多至三藏。

教不一乘。

宗亦各別。

奚必人盡能行。

太上曰。

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

莫能行。

蓋說法在我。

從違在人。

寧得因人信慢之不一。

易吾救濟之慈心乎。

況忠孝友悌。

根諸賦異。

謂之民彝物則。

無奈世風日下。

正教不興。

民罔信道。

乖氣致殃。

以致凶災疫癘。

饑饉洊臻。

吾今所說。

正欲輔翼王化。

挽回劫運。

救拔眾生。

開導群迷。

務期人人醒悟。

依實踐履。

且天心仁愛。

無非欲民返淳歸樸。

復還性初。

若使人皆嚮善。

家敦仁敬。

世有淳風。

和氣致祥。

寧非盛世。

若拘說法常例。

則吾曩昔所演諸經。

詮釋伭要。

已暢厥旨。

誠觀宇宙之大。

賢愚貴賤。

人不一類。

安得人盡學仙。

人盡學佛。

是以觀音大士。

普門品中。

三十二應。

隨根說法。

良以此也。

若有實心修道之士。

吾自開陳引導。

務使了脫塵緣。

證位上真。

於是諸仙真宰。

踴躍歡喜。

咸稱善哉。

靜默冥心。

聽候宣揚。

慎事師友章第十二天尊宴坐瓊臺。

告諸真人曰。

人生在三之節。

君親而外。

師道為尊。

蓋子臣之誼。

雖人所當盡。

然是非之介。

邪正之分。

差諸亳釐。

謬以千里。

辨於幾微。

不可不慎。

故必藉明師開陳義理。

討論切磋。

則行無差忒。

庶幾忠為純忠。

孝為純孝。

不蹈陷君陷親之失。

古人進德修業。

必延訪明師。

以為學道之資。

然師友不同。

有見聞廣博之師。

有道德軼群之師。

有品望著隆之師。

又有方外超邁之師。

昔黃帝師廣成。

堯師尹壽。

舜師務成。

文王師鬻熊。

太上師容成。

即孔聖官禮。

皆有所師。

太上曰。

吾非聖人。

蓋學而知者。

自古聖賢佛仙。

罔非從師授業。

而後悟道。

書曰。

能自得師者王。

謂人莫己若者亡。

好問則裕。

自用則小。

帝王且然。

況凡民乎。

太上曰。

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人惟自見自是。

所以得少為足。

不能虛以受人。

不知人匪生知。

皆由師傳。

三教雖殊。

尊師則一。

即吾門修煉。

若不親受真師口訣。

縱熟習丹書。

焉能得知切實下手工夫。

雖極力施功。

決無成就。

故釋門亦以親善知識。

為菩薩法樂。

趙州九十行腳。

蓋大事未明。

參求真師耳。

若夫友所以輔仁。

易曰。

麗澤兌。

君子以朋友講習。

詩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古人於理有未明。

義有未晰。

則必進問於師。

退質於友。

務使所蓄之疑。

渙然冰釋。

所修之功。

怡然理順。

昔復聖顏子。

聞一知十。

資極敏悟。

尚以能問於不能。

以多問於寡。

蓋其心中。

真見得道理無有窮盡。

學問原無底止。

方能如是虛衷諮詢。

後世愚妄。

每多自滿自驕。

自大自傲。

不能虛衷受善。

雖先達在前。

亦不屑問。

況於友乎。

所以正人日疏。

匪人日密。

邪師損友。

便僻佞柔。

助虐為非。

聚成敗類。

師友道廢。

良可慨矣。

即吾昔時。

若非正陽聖師。

傳授心法。

安得超凡入聖。

證位上真。

大眾靜聽。

修禪修道。

希聖希賢。

不求明師益友。

以砥礪觀摩。

是猶北轍南轅。

愈趨愈遠。

道不可得矣。

戒重化源章第十三有天地而後有萬物。

有男女而後有夫婦。

有父子。

有君臣。

則夫婦者。

彝倫之首。

造化之源。

人道之始也。

故天地和。

則二氣絪縕。

萬物化醇。

雨暘時若。

品物咸亨。

夫婦和。

則男正位乎外。

女正位乎內。

一倡一隨。

而後家道正。

生育蕃。

顧不重歟。

然夫婦一道。

所關甚重。

大而國家。

小而閭閻。

治亂興衰。

皆基乎此。

考之虞肇為汭。

夏始塗山。

商周之興。

君后一德。

齊戒雞鳴而治。

衛刺終風而亂。

良有以也。

自有天地以來。

夫婦之道尚矣。

然人道造端於夫婦。

若無禮義以節制之則蕩。

制之不得其宜則乖。

所以閨閣之內。

幃幙之間。

不失於狎暱。

即失之乖違。

鮮有能得其正者。

昔人慮其狎也。

而戒其如賓如友。

懼其乖也。

而喻之如鼓瑟琴。

詩美刑于。

易利女貞。

能無念乎。

昔聖人作易。

上經首乾坤。

下經首咸恆。

乾坤一陰陽也。

陰陽一夫婦也。

故乾為天為父。

坤為地為母。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一奇一偶。

是生變化。

由是而長男。

中男。

少男。

長女。

中女。

少女。

六子生焉。

所謂獨陽不生。

獨陰不長。

闔闢之道。

陽施陰受。

本諸此也。

然乾之道。

曰萬物資始。

乃統天。

坤之道。

曰萬物資生。

乃順承天。

人於夫婦。

亦若天地。

夫以剛健之德統乎婦。

婦以柔順之德承乎夫。

一統一承。

而後家道成焉。

男女生焉。

文始帝君曰。

一夫一婦而生一子。

形可合。

一夫一婦而生眾子。

形可分。

一合一分之機。

天地生生化化之妙。

祕蘊於其中矣。

至於伭門。

修煉鉛汞。

升降水火。

喻如夫婦。

亦取陰陽交媾。

而後能結聖胎。

即釋氏空色兩忘。

而亦以法喜為妻。

蓋一切助道法。

皆所以內固身心。

而使得成聖證。

紹隆佛種。

亦如婦主內政。

助夫成家。

是以詩始關睢。

書稱釐降。

禮重大婚。

春秋慎重逆女。

則夫婦一倫。

匪細故也。

人能和於夫婦。

夫訓其婦。

婦勉其夫。

彼此相勸於善。

學為琴瑟之好。

勿貽谷風之怨。

共圖舉案之樂。

勿蹈說幅之譏。

則翕兄弟。

順父母。

皆自斯而致之耳。

苟夫不和其室。

婦不敬其夫。

則乖違之氣。

鍾於一家。

殊失化源之宜。

又何以望後嗣之有賢者。

能孝於親。

能友於昆弟者乎。

至於暱牀第。

私妻子。

忘父母。

此實敗德。

天地所惡。

鬼神所瞋。

倡隨之義。

豈如是乎。

葆守真元章第十四古人設庠序學校。

以明人倫。

為日用常行之道。

本人人性中自有之理。

初無奇特。

亦無難行。

惟人視為庸常。

不能篤實踐履。

不知大聖大賢。

俱從綱常倫理中。

實心行去。

以造至其極。

即吾門亦云。

欲修仙道。

先修人道。

人道不修。

仙道遠矣。

然綱常倫理。

在人固所當盡。

若不知惜精養神。

以保固形體。

則無以却疾延年。

亦非攝生之道。

太上曰。

塞其兌。

閉其門。

終身不勤。

開其兌。

濟其事。

終身不救。

故又當慎起居。

節嗜慾。

於大寒酷暑。

迅雷烈風。

驟雨陰霾之時。

上弦前。

下弦後。

晦朔之際。

或時令愆候。

俱宜避忌。

保守其身。

勿縱慾以喪精。

勿逞忿以耗氣。

勿嗜飲以傷神。

子輿氏曰。

守身守之本也。

蓋人一身。

惟精氣神。

精氣即是水火。

又名鉛汞。

然火性好炎。

宜制之使不燥。

水性易走。

宜防之使不泄。

丹書曰。

順則人。

逆則仙。

蓋水本流下。

逆之使升。

火本炎上。

降之使下。

一升一降。

顛倒陰陽。

而成既濟。

然非清靜。

任運自然。

不假作為。

亦不易得。

廣成仙師曰。

必靜必清。

勿勞爾形。

勿搖爾精。

乃可長生。

慎汝內。

閉汝外。

多知為敗。

蓋內景不出。

則心不外馳。

神藏於中。

外景不入。

則邪氣不干。

精神完固。

百骸調理。

可以養生。

可以延年。

太上曰。

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

攝生之道。

莫要於此。

至於多知。

雖與外誘不同。

然亦足紛其心思。

耗其神氣。

況貪求多知。

則無守約之功。

愈多愈離。

與道違背。

是以孔聖不貴多聞。

而戒朋從之思。

維摩經云。

法不可見聞覺知。

若行見聞覺知。

非求法也。

所以善攝生者。

內境不漏於六根。

外境不淪於萬有。

湛然清淨。

凡一切憂懼煩惱妄想。

不繫於心。

內守真元。

惟恐滲失。

夫人之身。

譬之於木。

若內朽無實。

一遇暴風。

立見摧折。

是以不善攝生之人。

一遇天時寒則畏寒。

熱則畏熱。

水不上升。

火不下降。

故寒暑不能卻。

水火不能濟。

攝生之道。

可弗究歟。

欲求攝生。

務用逆修。

而使水升火降。

山頭藥秀。

海底日紅。

黃庭經曰。

內守堅固真之真。

虛中恬 澹自致神。

急守精室勿妄泄。

閉而葆之可長活。

至哉言乎。

人能慎守其身。

以處於世。

則疾可卻。

年可延。

而長生可幾矣。

修崇善行章第十五人生世間。

能知內守真元。

以攝養此身。

如堅貞之木。

真精內含。

本實固矣。

然雖有根柢以厚於內。

尤貴枝葉蕃茂以充於外。

方能承受雨露之養。

人身亦然。

既知內守精氣。

若不力崇善行。

以積於外。

譬諸無枝之木。

雖生不蕃。

何以邀雨露之養乎。

傳曰。

樹德莫如滋。

樹者。

種植之義。

滋者培養之深也。

故德宜種。

更宜培。

然德有萬端。

而以濟人利物為先。

若人於平日。

好義樂施。

遇人有急。

存心周之。

聞人有失。

方便救之。

力所能施。

委曲濟之。

力有未能。

設法處之。

見人理有未明。

事有多滯。

宛轉以開導之。

善則鼓勵之。

不善則力止之。

念念為人。

時時方便。

荀子曰。

富者贈人以財。

仁者贈人以言。

贈人以財。

固屬濟人。

贈人以言。

是為法施。

饒有利益。

盡人可為。

世人所以不能者。

為人我之見。

固執於中。

不觀之西銘語乎。

民吾胞也。

物吾與也。

人能體會得民物皆我胞與。

則萬物一體。

何善不可崇。

何德不可修。

易曰。

君子以順德。

積小以高大。

所以先聖老安少懷之願。

真有與天同大之量。

自古佛仙。

視一切眾生。

猶如赤子。

釋氏謂蠢動含靈。

皆吾性中所有之物。

人能體佛仙聖賢之心。

以崇善行。

即末必能如聖賢。

而此心亦即作聖作賢之基。

即未必能如佛仙。

亦與佛仙不異矣。

至於存心好善。

其平時寧遂無過。

惟知有過則宜速改。

易曰。

不遠復。

無祇悔。

元吉。

能改一過。

即獲一善。

語云。

行善之人。

譬彼春園之草。

不見其長。

日有所增。

蓋善為人所固有。

行之在我。

亦惟勤勤懇懇。

不騖名。

不求報。

太上曰。

上德若谷。

廣德若不足。

處其厚。

不居其薄。

處其實。

不居其華。

易曰。

君子以厚德載物。

昔之聖賢。

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

佛仙自度。

亦即度人。

若楊子為我。

孟子闢之。

世儒不察。

妄詆吾道為楊墨之學。

不知吾道慈悲廣大。

無人不度。

特不信者難度耳。

楊子不能利人。

豈吾道比乎。

況修道之士。

先須種德。

故丹經云。

若非積德累功。

動有群魔作障。

人能行善。

天道必祐。

神明眷顧。

書曰。

作善降之百祥。

若作善而不獲報。

必其善有未純。

如有真正好善之士。

未有不獲報者。

善行既久。

則慶流子孫。

澤綿後世。

詩所謂受天百祿。

降爾遐福也。

人能內保真元。

外崇善行。

終身弗懈。

而不得道者。

無有是處。

嚴辨真儒章第十六若有眾生。

專習儒業。

不事他岐。

則當如前所說。

內守身心。

外崇德行。

先究根本。

於天人性命之旨。

極力窮妍。

仁義道德之蘊。

盡心探索。

慎守惟危之人心。

毋令放逸。

時惕惟微之道心。

務深涵養。

閑邪以去其非。

主敬以立其誠。

忠以持已。

恕以待人。

其進德也。

效湯銘之日新又新。

其修業也。

法說命之遜志時敏。

謙以自牧。

虛以受人。

學問本無盡藏。

勿恃才而傲物。

省身常患不及。

勿文過而飾非。

常思羹牆之見。

勿貽衾影之慚。

積厚者自然流光。

貴在持之以讓。

若顏氏之有若無。

實若虛。

發邇者自能見遠。

尤在居之以約。

念端木之貧無諂。

富無驕。

沉潛於六經之府。

歷究夫四子之文。

讀聖賢書。

體聖賢心。

行聖賢事。

為聖賢人。

以伊尹堯舜之樂為必可學。

以孟子願學孔子之志。

為必可師。

此實儒者。

所當盡之本務。

蓋儒字從人從需。

則上以接乎先聖道學之傳。

下以啟迪後人承繼往開來之統。

為世人所必需也。

若夫子史。

亦足以資見聞。

擴耳目。

廣心思。

充才識。

亦宜旁搜博採。

去其蕪取其精。

疑者闕之。

信者存之。

古人居一室之中。

而能知天下之大。

千百年事之得失者。

恃有書也。

然楊子之書。

語多險僻。

荀子論性惡。

已昧其本。

獨論經國數章。

尚有可取。

六朝之史。

是非多詭於聖人。

亦可因此而知世之治亂。

此亦儒者所宜究心。

至於艷麗之詞。

與無益身心之書。

徒為玩物喪志。

昔賢所戒。

須慎之耳。

蓋名之為儒。

不特儒冠儒服。

即儼然為儒中之人。

務宜篤儒行。

立儒品。

求為真儒。

勿為偽儒。

為通儒。

勿為拘儒。

為大儒。

勿為小儒。

寧岸然自守。

為聖道之干城。

勿詭隨流俗。

作鄉愿而敗德。

洗心藏密。

以希聖希賢。

存理遏慾。

以盡性至命。

達則行之。

雖安富尊榮而不矜。

窮則守之。

縱泉石幽壑而不變。

此真儒之本領。

士品之所貴也。

吾昔亦學儒業。

淹通經史。

後方入道。

證位天仙。

故三教雖殊。

其實一理。

一者何。

心也。

釋家曰。

勿起分別。

勿起執著。

盂子曰。

夫道一而已矣。

先聖後聖。

其揆一也。

特俗儒拘守章句。

不究根本。

徒執名相。

強為分別耳。

不知觀喜怒哀樂未發時。

氣象與釋道兩門。

教參本來面目。

豈有異乎。

況孔聖為萬世儒宗。

至今證位天帝。

亦受佛稱顏曾四配。

天宮顯爵。

三千弟子永無落劫。

豈非為儒即為佛仙之因。

真儒即佛仙之所深契者乎。

世有真儒。

吾當開陳以接引之。

何分儒。

何分道。

何分釋。

伭關祕密章第十七若有眾生。

厭棄塵緣。

心慕伭風。

志求了脫。

欲明長生久視之道。

修煉返還之功。

必先識得伭關一竅。

方有親切直捷工夫。

不致誤入旁門。

然此一竅。

隱於一身。

虛無之中。

空空洞洞。

至伭至妙。

非心非腎。

非口非鼻。

或指泥丸。

或指臍內。

或指兩腎中間。

種種亂道。

皆非真也。

不遇明師指授。

何由得知。

丹經云。

饒君聰慧過顏閔。

不遇真師莫浪猜。

蓋此一竅。

上通乎心。

下通乎腎。

為真息往來必由之所。

故謂伭關。

亦謂橐籥。

修丹之士。

於此伭關之中。

撰結聖胎。

太上曰。

天地之間。

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良以此真息之機。

宛如爐篝之有橐籥。

一機鼓盪。

而一身之經絡營衛。

百脈九竅。

皆由此以為出 入迴還。

往復上下。

周旋一晝夜間。

運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氣機無息。

運用不窮。

或又謂之伭牝。

太上曰。

伭牝之門。

是為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然伭。

陽也。

牝。

陰也。

心印經云。

出伭入牝。

蓋真氣出入。

左旋右轉。

運動於中。

晝夜不息之謂也。

易曰。

闢戶之謂乾。

闔戶之謂坤。

一闔一闢之謂變。

往來不窮之謂通。

然是氣息一呼也。

為出為闢。

為升為陽。

於一呼而接天根。

故謂之乾。

一吸也。

為入。

為翕。

為降。

為陰。

於一吸而接地根。

故謂之坤。

陰陽闔闢。

而成變化。

莫不由此伭關一竅。

微乎微乎。

伭矣妙矣。

修仙之士。

先修此也。

然此一竅。

至虛至靈。

居乾坤之中。

為金公木母相併之地。

為嬰兒奼女交姤之鄉。

為四大五行不著之處。

歸根復命。

安爐立鼎。

皆係乎此。

因其幽深伭渺。

故曰伭。

以其空中一穴。

故曰牝。

名雖多種。

其實一也。

以有心求之。

恍惚無象。

不見其有。

以無心求之。

氣機充周。

不竟為無。

惟是屏息萬緣。

滌除塵慮。

默默體認。

於不著有不著無中。

自然得之。

此關一開。

中有無相真人。

往往來來。

化凡體為金液。

而築基煉己之功。

次第施行。

亳無阻礙矣。

然金丹大旨。

惟上根能之。

中下之資。

或未能行。

但能慕道修真。

雖資格分有多品。

若果真誠奉道。

初終弗懈。

則品品可以出塵躋真。

法法可以延年度世。

曩昔吾於沔水。

曾演天地人三仙修煉之法。

各數十條。

天仙按周天三十六品。

地仙人仙。

取配二十四氣。

並七十二候之數。

惜其書祕藏沔水。

未經傳世。

然有志學道。

或常住宮觀。

誦經焚修。

心無塵垢。

亦屬本分全真。

若徒飾黃冠羽服。

茫然不知大道所歸之處。

罔明脫離生死之要。

吾恐無常迅速。

森羅殿上。

轉輪藏中。

非恃道貌可免。

一失人身。

萬劫難復。

凡俗無知。

罔明大道。

迷失人身。

猶歸其咎。

於未知修真之故。

若既入吾道。

而不能專心向上。

苦志修行。

悠悠忽忽。

輕慢此生。

即如輕慢吾道。

沉淪億劫。

永失人身。

寧不悲歟。

寧不慟歟。

在會眾生。

各宜猛省。

人身難得。

火候藥物章第十八修道之士。

既明伭關。

須知藥物。

然產藥有川源。

而藥即鉛汞之說也。

鉛產西方。

西方屬兌金。

金為水母。

汞產東方。

東方屬震木。

木為火母。

以金召水。

以木召火。

而生坎離。

故太上曰。

知其母。

復知其子。

既得其子。

復守其母。

此即知川源之說也。

採本無採之採。

以火為採。

丹經云。

鉛遇癸生須急採。

金逢望遠不堪嘗。

入藥有造化。

煉藥有火候。

然火候不一。

有文武先後緩急。

次第用功之不同。

丹書云。

至人傳藥不傳火。

從來火候少人知。

非不知也。

以其一心運動於內。

子午抽添。

火烈則抽。

火寒則添。

其添與抽。

隱而無形。

微而弗覩。

非如薪炭有形之物。

可以易知。

吾今為世人指點藥物。

雖有黃芽白雪龍虎。

種種異名。

只一汞鉛盡之。

即汞鉛亦是異名。

只一水火盡之。

水火之象。

取諸坎離。

蓋心居南方為離。

離為火。

而元神居之。

腎居北方為坎。

坎為水。

而元氣居之。

真氣為真精所化。

真精乃真氣所融。

真氣即藥物。

用元神之真火。

御元氣之藥物。

煉藥須用爐鼎。

爐鼎亦是異名。

即伭關之地。

虛中一竅。

有爐象焉。

於無象中有象。

即於此若有象若無象之中。

升降水火。

即謂之烹煉。

有云養其無象。

象故長存。

守其無體。

體故全真。

全真相守。

可以長久。

此火候之大要也。

以神運氣。

以氣引精。

默默任運。

身心泰定。

致虛守靜。

寂淡無為。

其運氣也。

息息歸根。

勿忘勿助。

其下手施功。

全用逆修。

使元神內守。

精氣凝結。

煉精化氣。

煉氣化神。

煉神還虛。

虛無自然。

聖胎斯成。

然後溫養乳哺。

全用靜體默護。

自未結胎以前。

常用武火。

以退陰符。

及陰符退盡。

已露純乾陽剛之體。

只用文火。

溫養保固。

使之泰然安處乎中。

蓋武火譬之戰爭。

至己成聖胎。

則如天下泰平。

惟宜偃武修文。

焉用武事。

太上曰。

佳兵者 。

不祥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故恬澹為上。

工夫至此時。

只宜恬澹自守。

切戒助長。

久久純熟。

嬰兒長養時至。

自然脫胎神化。

自在逍遙。

居一室之中。

可以遨遊乎。

四海九州之大。

在塵寰之內。

可以騰身於霄漢溟漠之間。

易曰。

美在其中。

而暢於四肢。

發於事業。

美之至也。

盂子曰。

睟然見於面。

盎於背。

施於四體。

四體不言而喻。

蓋還丹一得。

返老還童。

實有此景。

度人經所云。

說經十過。

枯骨更生。

皆此修煉之所致也。

若中年入道。

外藥已失。

須用接命延年之方。

以補後天之所不及。

然雖有真功。

而先天不完。

聖胎難結。

如志念堅固。

保守神氣。

依時吐納。

朝夕罔間。

即不能至脫胎神化。

入聖超凡。

而築基煉己。

確有實功。

亦可住世長年。

與凡流迥異。

其根元自當劫劫常在修煉之門。

而善因道緣。

亦不虛負。

此所謂趁早下種子也。

人欲長生。

急須早為修省。

勿致老來。

後悔莫及。

禪宗向上章第十九昔釋迦佛說法。

大迦葉同舍利弗。

俱繫精於長生之學。

淹貫丹書。

各率弟子來歸。

後皆授記作佛。

神光以道學而歸達摩。

黃梅五祖。

前生為栽松道人。

曇鸞焚仙經而修淨土。

此由道而入釋也。

許真君。

曩劫師定光佛為釋子。

至晉師諶母。

授以金丹大道。

拔宅飛昇。

李長蓬初為僧。

頑空盲煉。

經予指點。

得證天仙。

此由釋而入道也。

丹霞棄選官而學佛。

後因得悟。

此由儒而入釋也。

即予亦習儒業。

因遇正陽聖師。

授以伭妙。

此由儒而入道也。

於此見修佛修仙。

初無一定。

學道學釋。

悉由乎人。

但發願在彼。

即於彼中苦行。

發願在此。

即於此中力修。

是以專習儒業。

則應如前所說。

學為聖賢。

聖賢而外。

無所可學。

若修仙道。

則應深究返還之功。

以及誦持之門。

求其了脫塵緣。

宜思名為全真。

則當全此真一不二。

無滅無生。

如有一亳私念雜於其中。

非真也。

天之所以與我。

本屬完全。

若一毫未全。

則非全受全歸之義。

全真二字。

豈易名乎。

若有眾生。

心慕禪宗。

好樂佛法。

割愛出家。

則宜拋卻塵緣。

志求向上。

於西來大旨。

拼一死工夫。

往前行去。

果能於藏典。

研窮精義。

朝探夕索。

有未徹處。

求善知識。

指引開導。

切勿自是。

妄生臆度。

昔華嚴法界品。

善財遍參五十三大善知識。

至上與諸佛頡頏。

是何如志願。

凡居方丈之內。

或坐禪牀之間。

而塵垢不消。

世緣不斷。

於本元真心未明。

妄認緣心為自真心。

則一生如在雲霧中舉步。

欲見晴空朗霽之象。

胡可得也。

楞嚴經曰。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蓋緣心因前塵而起。

有生有滅。

是為妄心。

妄心乃幻化無端。

真心則常住不動。

季世禪學。

多不明真心。

乃率性而有。

但認應事接物之緣心。

以為本來之真心。

不知向前力修。

若肯於行住坐臥。

四威儀中。

勘這點緣心。

生從何處起。

滅向何處去。

於有生滅中。

求不生滅真心。

一旦打破迷關。

洞見根本。

則知幻即離。

不假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此與儒門克復相似。

蓋克得己。

即復得禮。

知離幻即覺真。

初無異也。

然欲離幻即真。

須假戒定工夫。

若不嚴持戒律。

則心多散亂。

遇事牽引。

不得大定。

能由戒入定。

心不妄動。

久久斂束。

至於純一。

則真常之心。

自然發現。

故予嘗曰。

真常須應物。

應物要不迷。

正謂此也。

即儒門顏子。

四勿工夫。

亦是持守身心之戒。

初無兩樣。

若能堅持戒律。

恪遵佛語。

以求自了。

而後向上一機。

方能進步。

若不依戒律。

或受戒而不能守戒。

求其了明心地。

定且無有。

慧於何生。

不二法門。

未許通徹也。

有志參禪。

極力猛省。

警示禪流章第二十欲求作佛。

須明佛性。

此佛性者。

得之生初。

人人本有。

聖凡不異。

或曰大乘。

或曰最上乘。

總指此性。

性元無二。

功有不同。

其不同者。

根不齊也。

然根之不齊。

由於氣稟有清有濁。

故上根之資。

一聞輒會。

便解修持。

參學亦易。

中下之資。

較諸上根。

聞不易解。

然辦苦功。

終能醒悟。

特較上資。

為覺難耳。

至於三根。

固有不同。

而修持之功亦殊。

是以楞嚴圓通果位。

其入手有二十餘種差別。

即圓覺三觀。

每一觀。

有單修雙修。

先後齊修等之各異。

即華嚴十住十信十回向。

以及四十一心之階級淺深。

種種不一。

此所以宜究心經論。

精研伭微也。

雖佛叱多聞。

不及修行無漏。

然又曰。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

增長智慧。

可見佛未嘗盡棄多聞。

特以渡河須用筏。

既渡不須執耳。

故執經論以求佛法為不是。

離經論以求佛法。

亦不是也。

若只圖參學。

不事經論。

則如來何故說法四十九年。

臨涅槃時。

又以教典付囑阿難尊者。

則知空抱一知半解。

而叱淹貫藏典為非。

終屬得少為足。

增上慢一流。

人不知昔人於竺乾之教。

窮極伭奧。

辨明宗旨。

非仗論以闡經。

藉經以顯法。

安得大徹。

所以永嘉閱維摩而悟心宗。

天台誦法華而得三昧。

載之傳燈者。

多屬雄才博識之衲子。

罔有淺見眇聞之高僧。

但佛門垂教。

歸元無二。

方便多門。

故經有頓漸。

乘有大小。

根器敏捷者。

於漸中亦得頓悟。

根器濁鈍者。

於頓教而亦漸通。

如三獸渡河。

此為下中之根。

說小乘喻也。

然三車出宅。

見喻於法華。

則由漸而說頓。

開權智之方便。

而顯實智之一乘。

故佛法以法華會三歸一。

為極至之談。

是以諸大弟子。

先後授記作佛。

不論男女。

不論人天。

不論老少。

咸與授記。

此所謂在坑滿坑。

在谷滿谷。

即儒家所云無物不有。

無時不然者也。

但佛性雖聖凡不異。

若不窮究參悟。

又何得超凡入聖。

昔六祖為居士時。

腰石舂米。

極修苦行。

後人似此磨勵者。

能有幾許。

即如參求之外。

尚有誦持。

誦持而外。

復有淨土。

自遠法師開堂廬山。

由念佛而脫輪迴。

生極樂者。

備載淨土傳內。

因誦經而發明心性。

見諸高僧傳者。

亦不知凡幾。

俗世緇流。

參禪者動鄙念佛。

不知大勢至菩薩。

亦緣念佛而證圓通。

普賢菩薩。

以親覩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而為勸發。

豈小果乎。

惟是僧眾。

或喜誦持。

則務如說修行。

於誦持中究明心性。

或喜宗乘。

則宜屏息萬緣。

直參向上。

於禪觀中究明心性。

或喜淨土。

則務以佛心念佛。

一心不亂。

於念佛中究明心性。

若心性未明。

正好極力參求。

如客子返鄉。

必到家而後。

安如輕帆渡河。

必陟岸而後快。

若中途而止。

畫地自限。

欲求超凡。

凡烏可超。

欲求入聖。

聖何可入。

初果尚難。

況四果乎。

初禪未能。

矧四禪乎。

如此修行。

終身莫能徹悟。

於西來祖意。

必不可得。

斯之謂袈裟底下失腳難復一輩人也。

會三歸一章第二十一於時法筵仙眾。

聞是說已。

齊起於坐。

白天尊曰。

自昔上世。

睿哲挺生。

神明間出。

墳典未作。

瓊編未啟。

梵帙未著。

初不聞有儒道異名。

何況於釋。

文教既開。

憲典斯作。

垂之宇內。

昭若日星。

中古而降。

淳樸斯漓。

人罔知道。

多迷性宗。

多昧至理。

而後三教同興。

以開聾瞽。

然支派各分。

愈分愈遠。

語曰。

道不同不相為謀。

韓子曰。

入者主之。

出者奴之。

出乎彼。

則入乎此。

勢使然也。

今謂三教。

同一至道。

則不應有三教之名。

既儒釋道攸分。

則不應云三教一理。

畢竟同中有所以異。

惟願天尊。

顯為宣說。

使後代眾生。

知所趨向。

免 墮疑障。

天尊言曰。

昔者鴻濛初開。

文字未立。

結繩而治。

天垂象。

有日月星辰雲霞之章。

燦然昭著於上。

聖人則之。

觀星斗而作字。

法雲霞而作篆。

察鳥跡而成文。

作為書契。

以利民用。

方是時也。

儒且無名。

況釋道乎。

然教雖未立。

而體段已備。

蓋自河圖洛書。

生成之數。

為庖羲畫卦之始。

而乾坤坎離之義。

陰陽五行之旨。

實開精一執中之傳。

為三教之宗。

況易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

伭篇種種說陰陽。

豈有異乎。

且修煉之士。

先明水火升降。

而未濟既濟。

易已先言之矣。

岐伯告於黃帝之言。

亦以天一生水。

河圖之秘。

配諸鉛汞。

即釋氏稱為金仙。

金乃水母。

此即河圖生成之數。

原為統同一理。

至於道之與儒。

尤為易曉。

長生之功。

有外六十四卦者乎。

伏羲之卦。

始於先天。

乾南坤北等。

惟文王後天之學。

乾始西北。

坤位西南。

修丹之士。

於乾坤之中。

安爐立鼎。

以後天藥物。

修還先天。

其中虛無空洞之中。

即一畫以開天也。

將謂上古聖人。

儒耶。

釋耶。

道耶。

惟中古聖人。

知後世之人。

不能全體皆備。

不得已分出三教名目。

名雖各異。

理實一焉。

故曰。

千百世以上。

有聖人出焉。

此心此理同也。

千百世以下。

有聖人出焉。

此心此理同也。

所以佛說法華。

日月燈明佛之後。

復有日月燈明。

威音王佛之後。

又有威音王佛。

豈但如是。

即盡未來劫。

三教殊途而同歸。

非吾一人之私言。

乃先聖後聖之公言也。

昔至聖以猶龍之言稱太上。

可謂尊之至矣。

是至聖未嘗闢道也。

太上西昇經曰。

吾師天竺古皇先生在焉。

吾將逝矣。

是太上未嘗闢佛也。

況釋迦如來。

往昔劫中。

師事長壽仙人。

聞法華經於靈鷲大會。

自述以告學人。

是如來亦未嘗闢仙也。

三教聖人。

此心此理。

原無異也。

惟其無異。

故無分也。

人之習學。

豈必盡明三教。

悟徹一原。

然能於心性之中。

深究明了。

毋論學儒學釋。

與夫學道。

至於悟徹之時。

自得三教一原之理。

故儒須真儒。

釋須真釋。

道須真道。

真者何。

以至誠之心。

體至誠之理。

修至誠之功。

真一不二。

則聖可希。

佛可學。

仙可幾也。

佛經云。

所謂眾生者。

即非眾生。

若徒循跡相。

互相譏訕。

甘作三教罪類。

是名眾生也。

於是諸仙聞已。

稽首讚歎而作頌曰。

天尊大慈悲。

為說三教理。

心性同一原。

天人契妙旨。

如鏡鑑空明。

如月印止水。

透發示宗乘。

修行有根柢。

是儒與釋道。

究何分彼此。

證果大圓通。

方能解斯語。

普願諸眾生。

毋使疑障起。

諸仙說是頌畢。

一時徧散天華。

繞座三匝。

作禮而退。

信受奉行。

讚一元妙諦。

三教真宗。

慧燈朗照燭昏蒙。

鼓盪太和風。

悟徹 伭功。

儒釋理皆同。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984949 德意志銀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知識收藏處 的頭像
    知識收藏處

    知識收藏處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