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健康新聞推薦 ~ 長期勞累忽略養生 當心耗盡症候群 - Yahoo奇摩新聞

月老廟,關帝廟,相親,南天宮,金錢龜,酒店工作,翻譯,威力彩,黃金價格,江淑娜,深田恭子,孫燕姿,比特幣,台北文學季,KANO,紙貓熊展,春天藝術節

驚蟄是什麼,練腹肌運動,巴納姆效應,低胰島素減肥,更年期有哪些症狀,敲膽經瘦腿,止打嗝方法,什麼是輻射冷卻,如何培養毅力,憂鬱症自我檢測

網路新聞特搜隊展開鄉里巡邏的工作囉!!新聞 追追追,今日熱門的新聞推薦給你!!快進來看看!!!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任小姐是醫護人員,工作忙碌、壓力大,上班時間長。近日發現自己臉色灰暗,長滿膿包,口腔潰瘍半個月都沒癒合。兩個月前出現壓力禿,更讓她情緒緊張,經常焦躁、易怒、沒耐心。鼓起勇氣去檢查,才發現自己瀕臨「耗盡症候群」邊緣,這才明白若再不養生,重病一定找上身。

養生專家白雁指出,人體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相互交替,讓人可以努力工作,上班衝刺,也可以放鬆休息,晚上補充體力。有這套交互作用的系統,人的身心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不過現代人大多忙碌緊張,壓力是家常便飯,長期在壓力下生活,很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歐美研究顯示,每100人就有30人曾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超過8成都不知道自己已經不健康,往往到引發高血壓心臟病,才開始重視壓力的可怕。白雁認為,華人的氣功觀念重視「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先機,在疾病形成前,還只是症狀階段,就開始透過每天持續的氣功運動調養,可防範很多慢性病或惡性疾病的發生。

白雁經常聽到學員抱怨,平時上班都不生病,一放假就到處不舒服,還有很多人退休後,檢查出意想不到的惡疾。其實這些就是長期勞累、沒有調理身體、體力透支、運動量不足,再加上身體筋骨僵硬導致的「耗盡症候群」。

白雁強調,健康開始走下坡總有一些小徵兆,若能及時掌握,每天利用10幾分鐘練習冥想放鬆,讓氣血循環順暢,放慢呼吸,強化筋骨關節,都可有效延長體能的充電力,是現代人最簡單有效的養生保健運動。

任小姐現在每天早上花10幾分鐘練習抗老回春氣功,不到半年,氣色變好,臉上膿包不見,很少感冒生病。不但精神好,情緒不再急躁,且漸漸覺得愈來愈有活力,每天都像重生一般開心。

任小姐說,其實只是每天拿出一點時間養生,效果就這麼好,她很慶幸自己不是等到重病才重視健康,對於能夠學習用最自然無副作用的方法保健,讓生活更有品質,她感到非常幸福。

開工這麼拼<br>戰勝夜貓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