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健康新聞推薦 ~ 賀!我國肥胖人口逐漸減少 盛行率降至38% - Yahoo奇摩新聞

奧斯卡自拍,烏克蘭懶人包,李威 林逸欣,圍棋少女,全智賢息影,金酸莓獎,低薪是國恥,觀光旅遊節,自由之心,紙貓熊展

大醫院小醫師婚,相親,賓士結婚禮車,閃燈姐,冰雪神曲,42歲美魔女,月老,轉經輪 瞎拼有,碰瓷哥,奧斯卡 披薩

網路新聞特搜隊展開鄉里巡邏的工作囉!!新聞 追追追,今日熱門的新聞推薦給你!!快進來看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人肥胖意識,逐漸抬頭中,大家對於肥胖的危險性也逐漸了解,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從2008年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44%來說,在2013年時已降至38%,結果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率正在逐漸降低中。

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我國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與肥胖有關,而因肥胖所造成的失能及經濟損失,更不計其數。

降低肥胖率 遠離疾病又擁有自信的外在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報告宣布肥胖為一種疾病,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為有效預防及控制肥胖造成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於2013年提出於2025年要實現遏止糖尿病和肥胖盛行率的上升、降低不運動比例10%、降低30%食鹽/鈉攝取量、降低25%血壓上升及降低25%非傳染病早發性死亡率等九大自願性目標。

健康一世 BMI邁向1824

國民健康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則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最後,國民健康署在此期許各位民眾,希望在新的一年,都能夠為了自己及家人著想,遠離肥胖,擁有健康的身體。

好省!紅包聰明換手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