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健康新聞推薦 ~ 心導管治療 中榮創最小病患 - Yahoo奇摩新聞

kano,300壯士 帝國崛,逆光飛翔,奪魂鋸,黑社會,神劍闖江湖,紙板鋼鐵人,志氣,挪亞方舟,雷神巧克力,七合一選舉,7.卡卡綠蠵龜,大馬巫師,邱?寬恐嚇信,大學倒閉潮,

早餐該吃什麼,克里米亞半島,眼皮跳吉凶,工作面試技巧,大便出血怎麼辦,如何拜月老,掃墓有哪些禁忌,如何改善偏頭痛,手機正確充電方式,背英文單字技巧

網路新聞特搜隊展開鄉里巡邏的工作囉!!新聞 追追追,今日熱門的新聞推薦給你!!快進來看看!!!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台中13日電)台中榮總成功為體重1350公克的31天大早產兒林小妹,完成心導管手術,創下全國心導管治療體重最輕紀錄,今天為林小妹慶生。

台中榮總去年11月首度以心導管成功治療一名體重1610公克重的開放性動脈導管症狀的新生兒後,後續再成功的以心導管治療體重1900公克、1600公克及1350公克的3名新生兒。

台中榮總今天為體重1350公克的林小妹妹舉行慶生祝賀,林小妹是早產的巴掌天使,出生後發現罹患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症狀,在出生31天後接受心導管治療,今天健康痊癒出院,已2個月大又20天,體重為2295公克。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傅雲慶表示,胎兒的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都有一個「動脈導管」相通,正常狀況下,出生後在數天內就會自行關閉,若沒有關閉,主動脈的血液會持續分流至肺動脈,導致肺水腫及心臟衰竭,而造成生命危險。

傅雲慶說,「開放性動脈導管」症狀在足月生產嬰兒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一,早產兒發生率較高,一般都先以藥物治療,若無效,過去唯一的治療方法是開刀手術,但因病人的體重輕,又容易產生合併心臟衰竭,開刀有相當危險性。

傅慶雲指出,林小妹出生後檢查發現心雜音、呼吸喘及肝腫大的心臟衰竭現象,以超音波檢查發現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症狀,雖經過多種藥物治療,動脈導管仍未關閉,且出現體重發育停滯現象。

傅慶雲表示,林小妹的動脈導管直徑約為5.3毫米,以第二代的「安普拉茲血管塞」關閉她的動脈導管,順利完成心導管手術。

傅慶雲指出,新生兒的心導管相當細微、心臟小又脆弱,傳統開刀手術會留下大型疤痕、風險又高,心導管手術對小病患較無痛苦,不會留下疤痕,且恢復快,手術後隔天就可拔呼吸管,進行心導管手術比傳統的開刀好。1030313

年後減吋<br>躺著也能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收藏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